克难攻坚 狠抓落实 开化县召开“五水共治”半年工作分析会
|
|||||||
|
|||||||
7月28日上午,开化县召开“五水共治”半年工作分析会,交流上半年五水共治工作开展情况,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,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。副县长方铭出席会议并作讲话。 会上,县治水办和县住建局、环保局、农业局、水利局、经信科技局、农办、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分别汇报了上半年“五水共治”工作完成情况、进度情况、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。各部门对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、美丽河湖建设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、涉水污染企业整治、群众满意度提升、领导批示央媒宣传等重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、难题展开细致研讨,并提出可行对策。各业务部门表态,接下来将对照省市“五水共治”考核指标,进一步梳理问题,细化措施,加强整改落实。 会议指出,我县“五水共治”上半年工作可圈可点、成效明显,县委、县政府总体比较满意。特别是上半年出境水质再创历史新高,今年1-6月,我县出境水Ⅰ、Ⅱ类水占比99.4%,同比增加1.1个百分点;其中Ⅰ类水36天,同比增长18.8个百分点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,其中有些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争夺“大禹鼎”,有些甚至还影响到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,需要我们高度重视,现在已经是7月底了,迎接年度考核时间越来越近,满打满算还有5个月时间。下步重点要对照考核的标准,紧盯“冲刺全省最优水质、再夺大禹鼎”这一目标,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、薄弱环节切实抓好落实,攻坚克难,加大推进力度。 会议对下步治水工作提出三点要求:要咬定目标不放松,切实增强责任感。开化肩负着“一江清水出开化”的责任担当,对于治水工作的重要性,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。各条线、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,思想上紧起来,行动上快起来,一点一点对照要求、一个一个梳理问题、一块一块补齐短板、一分一分谋划争取,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,坚定信心,克难攻坚,加快推进,千方百计把考核成绩提上去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寻找差距症结。对当前“五水共治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,要对照考核指标集中攻坚,通过“找症结、排毒素、舒经络、强保健”,争取多加分、少扣分。“找症结”是寻找问题根源、坚持问题导向,寻找差距症结,对标提高,加快推进。“排毒素”是各部门单位要针对存在的不足与差距,制定详细的“攻坚计划表”,攻坚任务必须细化到项目、进度细化到哪个月哪一周甚至哪一天、责任细化到岗到人。“舒经络”是针对“五水共治”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,制定“目标进度表”,时时督促。“强保健”是指我们要认识到开展“五水共治”,不仅是一场“攻坚战”,更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不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抓出成效,更要在今后常抓不懈,确保“岸常绿、水常清”。要坚持统筹兼顾,加强沟通对接。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对接,互相督促,既要统筹兼顾,又要突出重点,组拳出击,整体推进,力求五指弹出协奏曲。要强化督查交办,采用定期督查、明察暗访、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,加强监督检查。各部门要强化创优意识,奋勇争先。要以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,集中时间、集中精力、集中力量,做好年底“五水共治”迎接考核创优相关工作,要强化协同作战,落实专人、组织专班、强化跟踪,确保“五水共治”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入全市前列。 会议强调,距离年终还有几个月时间,我们一定要提高紧迫性,咬定目标、不留退路,全力冲刺、不找理由,加快推进、不拖后腿。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,一鼓作气推进“五水共治”工作。要抓紧行动,抓好落实,抓出成效,干实干好,力争开化治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,再夺“大禹鼎”。 |
|||||||
![]() ![]() |
|||||||
|
|||||||